標題:1131021專家學者演講(張雪梅副教授)
刊登日:2024/10/24內容
人文知識跨領域策略-以持續創新的出版產業為例
講師:張雪梅 副教授
日期:113年10月21日
參加人員:資決所114、115年班學員
撰寫人:資決所115年班學員蔡良輝少校、蔡秉宏少校
本次榮幸邀請實踐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張雪梅副教授於10月21日蒞臨國防大學復興崗校區,主持「人文知識跨領域策略-以持續創新的出版產業為例」專題演講。張副教授的講座充滿活力及熱情,用生動的故事闡述創新的概念,成功激發出同學們對人文知識產業如何創新發展產生濃厚興趣。
在數位化、全球化和技術革新的多重挑戰下,歷史悠久的出版業正經歷著創新轉型。張副教授從傳統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出發,觀察到市場需求與技術應用的變化,正在重塑出版業的運作模式。透過生態學視角,出版業已不再僅僅是單一的供應鏈系統,而是多元互動的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作者、編輯、出版社、技術平台和讀者等各角色相互影響,共同塑造了產業的未來走向。
在傳統的出版產業鏈中,從內容創作到分發的每個階段相對固定。然而,隨著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版產業的價值鏈結構正在被徹底改變,數位平台的介入縮短了讀者與創作者之間的距離,讓內容傳播途徑更加多元和快速。這種價值鏈的重構不僅提升了整體效率,還打破了過去封閉式的產業邊界,開啟了全新的商業機會。出版業的成功不再僅依賴於優質的內容創作,還必須依靠技術模式和市場的創新。
因此,出版業中各角色的相互依存和協同作用是關鍵。技術創新、內容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與市場創新等四個面向構成了產業不斷創新的推動力。技術創新,如AI和大數據分析,幫助出版商更準確地了解讀者需求;內容創新使出版物更加多樣化和個性化;商業模式創新推動了訂閱制、即時出版和跨媒體整合等新形態的商業模式;市場創新使出版商更靈活地應對全球市場的變化。
過去,出版業的競爭主要集中於內容質量與發行渠道的優勢。在新的生態系統中,競爭的焦點更多是如何建立並維護有效的合作網絡。平台之間的邊界變得模糊,技術合作和內容共享成為新的競爭優勢。出版商不僅要推出優質內容,還要在跨平台、跨產業的生態環境中尋找生存和壯大的方式。
張副教授以聯經出版有限公司取得《魔戒》和《妖怪臺灣》的授權為例,如何讓這些書籍暢銷並拓展不同的發表渠道,則依賴於經驗、風險管控與創新思維的結合。科技進步,特別是AI技術的應用,正徹底改變出版業的生態。AI技術的產業化已讓出版業能夠利用AI進行文本生成、翻譯和編輯工作,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另一方面,產業AI化則體現了傳統出版業如何通過AI技術改進業務流程,徹底改變了傳統出版業的運營模式。
在軍中管理創新同樣至關重要。張副教授的講座啟發我們,軍隊的管理應該從系統視角出發,重視各部門與角色之間的協同效應。技術創新與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軍隊更準確地了解戰場需求和資源分配,而組織模式和策略創新則推動部隊作戰能力和效能的提升。在未來的軍事管理中,靈活運用這些創新理念,不僅可以提升整體戰力,還能開拓新的戰術和戰略機會,確保在各種挑戰中保持強大的競爭力。